4月13日晚,园林工程教研室组织教师进行“四想四对照”教育活动心得交流会。各位教师深入学习领会,认真反思,整理材料,为这次交流活动作了充分的准备。大家结合自身情况,从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专业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由教研室主任带头交流,有补充、有展开。会上充分肯定了每一位老师的长处和优点,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达到了交流学习的效果。
班珂老师说,教书育人,实际上是育人在先,应该是育人教书。这说明我们做老师的责任的分量。张永玉老师提到“高职教育方式应适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寻求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各位老师检查了一些教学上的不足,都说应该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管理,用社会需求、职业岗位要求来督促学生学习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刚刚走进大学校园,一切比较新鲜、比较陌生,再加上第一次远离父母,精神上没有依靠,遇到问题不知向谁诉说,容易产生无助的感觉,也容易犯错误。第一次当班主任的吴叶老师讲到“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采取谈心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在思想上引导、生活上关心他们,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难关。关于如何做好学生工作、如何当好班主任,吴晶鑫、许巧评、张永玉老师也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比如要宽严适度,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实际上,大学生的很多实际问题,单靠班主任的工作是不够的,必须动员全体老师积极参与,把“教书”与“育人”真正地结合起来。“切实做到思想上领引,学习上指导,生活上关心”。才能使他们在学习、生活、思想和心理各个方面都得到积极发展。
做一个好教师必须要具备敬业精神,教师的敬业,就是对国家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徐巧萍老师动情地讲到“当老师是我儿时的梦想,现在已经在这个岗位上,我当然要为儿时的这个梦想去努力、去拼搏,并付诸行。”当教师是很锻炼人的,教师在认真踏实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能体验成功的快乐,享受收获的幸福,进而又提高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热情,加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从而使教师更加珍惜其工作,更加细心地呵护他的学生。就像班珂老师说的“敬业精神体现在我们的教学工作和自身的学习中,也体现在我们作好的每一件事情中,我本人还要再从细节上入手,很好的团结、带动教研室各位老师一起处理好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团队建设中的改革、完善、提高等问题。这是爱岗敬业的具体体现。”
本次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每一位老师各抒己见,在作了自身总结后,也对教研室的教学、管理等工作献计献策。通过交流,把许华春院长提出的“爱学院、爱专业、爱岗位”的要求,在思想认识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