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工艺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产品设计、雕刻艺术和工艺美术以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们,将课堂搬到东阳木雕小镇的“造物奇市”,开展了一场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9月30日至10月4日,第七届东阳木雕小镇“造物奇市”热闹非凡,在曹云霞副院长以及方金达、陈悦颖、陈丹、许桑桑、马雅楠、方敏等各专业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摆起创意摊位,不仅展售自己的课堂作品,还开设各类非遗传承体验区。
01 市集实践:从课堂到市场
在造物奇市的摊位前,大学生们化身“摊主”,热情地向游客介绍自己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课堂作业,更是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创意成果。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带来了竹编饰品、校园文创产品、家具产品等,雕刻艺术专业的学生展示了精美的木雕、木质手串、木梳等,而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则呈现了各类融合传统与现代的陶瓷设计、漆艺设计、首饰设计等。
从材料选择到灵感诞生,学生们娓娓道来,真诚的分享吸引了一批批“客户”。来自23级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王新媛一边整理摊位上的校园文创作品一边介绍:“这次市集让我们直接面对市场和消费者,听到最真实的反馈,这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宝贵经验。”
02 传承体验:小手捏出大世界
活动现场设立了互动体验区,大学生们手把手指导小朋友们体验陶瓷拉坯。小朋友们在大哥哥大姐姐的帮助下,充分发挥想象力,将一团团普通的陶泥变成了漂亮的小碗、花瓶和有趣的造型。“你看,这样慢慢转,小罐子的形状就出来啦!”在陶艺体验区,23级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张煌正耐心地指导小朋友拉坯。
一位带着孩子体验陶艺的家长欣喜地表示:“孩子在摊位前逗留很久,对每个体验活动都很感兴趣。这种互动不仅能让孩子了解传统工艺,还能培养动手能力,非常有意义。”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工艺美术学院的陈悦颖老师表示,此次市集实践是学院“产学研创”一体化实践路径的重要探索。
通过作品展售、创业模拟、文化体验的融合,学生们不仅检验了技艺成色,更锤炼了沟通、营销等综合能力,形成了“学习-创作-实践-成长”的完整闭环。
03 未来展望:传统工艺的新生
这次社会实践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魅力。正如东阳木雕小镇相关负责人杜倩倩所言,他们以“非遗+文创+艺术+潮玩”融合为核心,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让传统工艺在新潮表达中焕发鲜活活力。“此次的市集让我意识到,传统工艺可以与现代流行元素如何更有效结合,这为我后续的毕业设计打开了新思路!”一位22级工艺美术专业木雕方向的学生包可欣感叹道。